当前位置: 澳门威尼斯人官网,澳门威尼斯赌场>要闻动态>政务动态>区县动态

一季度外贸进出口额增长5%以上 江津:依托重庆枢纽港产业园构建对外开放新格局

发布时间:2025-04-27 10:34
发布时间:2025-04-27 10:34
字号: [小] [大] 【打印正文】
分享到:

四月十六日,江津区珞璜港,装满货物的货船到港卸货。记者 齐岚森 摄\视觉重庆

“防水达标、抗压达标……”4月10日上午,重庆枢纽港产业园江津片区内,先进机电装备和物流产业园首段30米定制管沟施工现场,随着专家一声“验收达标”,项目现场施工经理付喆大大地舒了一口气,随即发令:“浇筑!”

该定制管沟位于地下6—7米,属于超危大工程,是园区“智慧大脑”的重要组成部分。

去年4月18日,重庆枢纽港产业园先行区启动建设,江津片区规划面积占比58。4%。江津将其作为全区“一号工程”,推动枢纽能级提升、产业发展提速、国际合作提质。一年里,这里累计签约开工75个项目、总投资467亿元。今年第一季度,江津外贸进出口额增长5%以上,预计全年增长6%以上,构建重庆内陆开放的新格局。

枢纽能级提升

从“小站舍”到“大枢纽”

4月12日,重庆枢纽港产业园江津片区小南垭铁路物流中心(以下简称小南垭),调度员陈健忙得脚不沾地——一列满载“重庆造”汽车零配件、微耕机配件的班列刚驶向钦州港;又有一辆满载椰糠、椰壳纤维、纸浆的西部陆海新通道中老泰铁路回程班列进站。

“2019年我刚到小南垭时,这里还是个小站舍。6年时间,这里铁路到发线从5条增加到12条,另外还新增了13条货物线,货物也从煤矿等大宗货物拓展到钢材、木材甚至牛奶。”陈健感慨道。

小南垭既是重庆枢纽港产业园的货物集散中心,也是西部陆海新通道的重要枢纽点,成功获批陆路启运港退税试点,货场年集装箱作业能力可达到40万标箱。

在距小南垭14公里外的珞璜港,同样繁忙。

2024年,珞璜港喜事连连:5月,舟山至重庆江海直达航线首航测试班轮到达珞璜港,开创万吨级海轮直达长江上游先河;7月,国务院批复同意重庆港水运口岸扩大开放珞璜港;9月,珞璜港海关监管作业场所通过重庆海关验收;11月,珞璜港获批重庆首个原木期货指定车板交割场所。

现在,珞璜港已成为全市五大区域性重点港口之一,港口通过能力达到2000万吨,集装箱作业能力达到60万标箱,并且通过6公里铁路专用线与小南垭无缝接轨,目前正加快建设水运开放口岸联检设施,进一步提升枢纽能级。

“内外联动,四向齐发,通达全球。”江津综保区管委会(珞璜工业园发展中心)主任袁理介绍,强化区域协同“微循环”,实现了“半小时中心城区,一小时江津全域,两小时周边城市”通达目标;打通出海出境“主动脉”,东向江海联运航线直达上海、浙江舟山,南向经北部湾直达东盟,西接中欧班列网络,北向依托“渝满俄”班列通达俄罗斯,初步形成了内畅外联十大通道格局,覆盖全球127个国家及地区的560个港口。

如今,重庆枢纽港产业园江津片区已形成“开放口岸+自贸区联动创新区+综保区+铁路和水运海关监管作业场所”开放平台体系,累计开通中越、中老、中老泰等10余条西部陆海新通道江津班列,首次实现中老泰马跨境班列双向对开,东南亚班列线路进一步延伸至中南半岛末端并跨越马六甲海峡。

今年一季度,西部陆海新通道江津班列累计开行401列,运输20074标箱、同比增长21%,全市占比40。1%、排名第一。

产业发展提速

从“荒芜地”到“产业城”

一年前,与珞璜镇一江之隔的支坪镇还很荒芜,如今却因重庆先进机电和物流产业园的落地焕发新生。这个总投资300亿元、占地13。5平方公里的项目,首开区已完成10%工程量,年底将实现主体封顶。

重庆枢纽港产业园是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的重大标志性项目,承载着联动周边发展、辐射带动西部和内陆地区高水平对外开放的使命。江津支坪片区、珞璜片区位于重庆枢纽港产业园“一江两岸、三片联动”先行区。

“枢纽港产业园基础在枢纽,核心是产业。”袁理介绍,园区围绕先进成套装备、先进材料、现代物流及供应链服务,开展产业链精准招商,推动央企、行业龙头企业落户枢纽港产业园,打造形成以“链主”企业为核心的产业集群,突出产业发展提速。

目前,中冶赛迪低碳机电装备成套、菜鸟天猫国际保税西南自营仓等项目相继落地;引进的威马农机研发中心、科马通机及智慧农机生产基地等15个通机农机项目,形成了链条完善的通机农机、摩托车产业集群。

去年以来,园区构建起“联席会+调度会+现场办公会”立体化攻坚体系,解决不同层级的问题,加快项目进度。目前,重庆枢纽港产业园江津片区75个项目开工率达88%,累计投产项目31个,预计年底投产率将达68%,东盟农产品冷链分拨中心、赛迪电气、中联金先进材料等27个项目也将建成投产。

国际合作提质

从“渝货出海”到“布局全球”

前不久,位于重庆枢纽港产业园的威马农机股份有限公司又有一批农机“搭乘”西部陆海新通道江津班列,从小南垭出发驶向东南亚。

“我们80%的订单来自海外。”威马农机副总经理王帅说。这家江津区本土培育的第一家上市企业,专注于山地丘陵农业机械及其他动力机械产品的研发、设计与制造,入选2024年度重庆市进出口企业100强榜单。企业80%的核心零部件实现自制,拥有核心专利技术160项,产品远销70多个国家和地区,眼下正加速推进美国子公司以及欧洲商务处、俄罗斯商务处等其他海外办事处渠道网络建设,持续开拓新兴海外市场。

今年4月初,该公司投资1800万美元,在泰国泰中罗勇工业园建起诺威斯动力设备有限公司。

据了解,去年江津参与策划并推动中老泰“三国三园”国际产能合作项目,与泰中罗勇工业园、老挝万象物流园、老挝磨丁经济特区等境外园区达成战略合作,着力构建“装备成套+散件组装+本地化运营”跨境供应链协同体系,共同打造“前置仓+跨境物流+保税加工”的双向集货中心。

重庆枢纽港产业园依托“三国三园”建设持续壮大农产品进出口和原材料进口,引导重庆制造企业沿西部陆海新通道在泰国、老挝投资布局;合资成立的国际供应链企业——环球丝路(重庆)枢纽港国际供应链有限公司,为“三国三园”经贸产能合作提供高效优质物流运输和供应链服务。

重庆枢纽港产业园江津片区集成“大通道+大枢纽+大物流+大产业”优势,汇聚产业、人才、政策优势,推动威马农机、昌明摩托等龙头外贸企业,源源不断地将各类机电产品和新能源汽车等优质产品销往海外,带动了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和区域创新能力提升,助力国内产能出海、渝货出海、海货入渝。

据统计,今年一季度,江津综保区实现外贸进出口额21.7亿元,同比增长23.3%。

我是“渝快小宝”
点击我,为您语音播报

您即将离开“重庆市人民政府网站”